(转)高速公路是暴利肥肉还是烫手山芋?
有媒体研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后,得出高速公路经营是暴利行业这一结论。依据是财报上这些上市企业的年利润率最低的有60%多,最高的超过100%;以及某的高速公路日收入通行费达1000万元以上。
中国人历来看的是外表,而没有深入细究。没错,高速公路的确存在暴利路段,但并非所有路段均是暴利。这是因为:
上市的高速公路企业是怎样组建的?多数是从其他非上市高速公路剥离优良资产,以满足上市企业的财报要求,以求发行证券审批部门顺利审批通过。象广东省高速公路股份有限企业(粤高速)的经营路段,都是从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企业“抢”过来如广佛高速公路等优良项目组建的,后者非常不满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这样一种行政手段转移优良资产的行为。因为后者经营的路段,还有许多属于劣质资产,即还存在通行费收入抵不上银行利息的路段。而粤高速不需要自己建设,通过资本运营,空手套白狼,不管别人愿意与否,通过上级的行政指令强行购买别人经过营运证实通行费收入可观的路段进行经营。这种行业操作潜规则,业外人士是根本不了解的。
至于非上市高速公路企业的经营概述,在广东省基本上是1条优良路段养8、9条亏本路段。优良资产(路段)基本上是以广州市为圆心,半径为 100公里的路段(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离广州市超过100公里 的路段大体上是亏损经营的,有的甚至利息都交不起。这些高速公路企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的财报利润多数是负数,整个交通集团的负资产达到数百亿元。最近山西煤老板为他们入股经营高速公路(非自愿而是行政手段)忧心忡忡,说明了高速公路不是一块大家想象中的“肥肉”,恰恰相反有可能是“烫手山芋”。这是因为:
一是高速公路建设、营运成本高,建设动辄投入上百亿元。以广东为例,现阶段每公里建设造价在6000-10000万元,山区多隧道、桥梁、高边坡,故造价偏高,平原地区相对低些;运营后需要养护,还要支付贷款银行利息、管理、收费人员工资、水电费及其它行政管理费用。
二是车流量少的路段通行费收入不足以抵消运营成本。
在广东盈利的高速项目多是八、九十年代建成通车的高速路,那时建筑材料、土地、人工价格均未上涨,建设成本每公里在4000万元以下,且项目所处地段多为经济发达、车流量大的地区并且位于主干线。后期建设的项目处于经济欠发达、车流量少、多不在主干线的地区,建设造价在6000-10000万元每公里,故多数亏本。
民众把运输成本高企的矛头指向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企业成了冤大头。其实,这是跟政府建设高速公路定位有关的,只要政府定位是经营性高速公路,那么高速公路建设经营者遵守的自然是市场商业法则,不可能为天下提供免费午餐。如果政府将高速公路定位为福利性公共事业,那么政府就得无偿建设高速公路给广大车主无阻畅行了。选择经营性或福利性定位,必与当时的国家、地方财力有关,如果财力能够担当则应选择福利性定位。
注释: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公路造价:4车道 23.5米路基宽,1000米长面积为23500平方米,则造价为6000/23500=0.2553万元;10000/23500=0.4255万元,没有时下的楼价贵。